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團隊經過論證,表示理論上可以通過植入腦部灰塵大小的電子傳感器來研究腦部活動。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綜述(MIT TECHNOLOGY REVIEW)》上,伯克利大學的科學家們在17日發表了一篇關于“神經灰塵(Neural Dust)”的研究論文。論文介紹了一種進行腦部研究全新的,神奇的方法。電子灰塵是由100微米大小的粒子構成的。
如果此技術應用于臨床,會比現存的放射、斷層拍攝等方式更快的把握腦部活動。
▲ 在腦部安置灰塵傳感器的時代已經到來。在腦下安裝超音波診斷器。獨特的神經灰塵傳感器撒在大腦皮質上。這篇論文的題目是《灰塵粒子:超音波,以電子力方式進行的患有慢性疾病的腦-設備間的交互》。
伯克利大學的科學家們同樣找到了將神經灰塵,即灰塵大小的電子傳感器撒在人腦中的方法。灰塵將會被撒在大腦皮質上。研究團隊使用超音波來遠程控制腦中的電子傳感器,而這些“灰塵”由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構成,可以檢測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的電子活動。收集的數據則會傳輸到體外儲存。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綜述(MIT TECHNOLOGY REVIEW)》同時表示,這一研究成果仍然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
雖然電子灰塵可以傳輸身體中復雜的信號。但是體溫會成為這種芯片順利運行的最大障礙。
科學家們還在研究一種可以將超音波轉化為電子信號來有效傳輸的壓電系統(Piezo system)。
當然,這種芯片要保持一定的強度,而且不能對人腦造成損傷。這種灰塵傳感器的使用雖然會有不少的難關,其中便捷的儲電力等最可能成為檢測腦部活動的難題。另外,陰謀論者們也會反對這項技術。他們認為空氣粒子大小的傳感器會監視每個人的私生活。